金秋十月,
惠州龙门龙华镇山林叠翠,
澄澈的增江如碧带穿境而过。
国庆假期,
218最美旅游公路
(X219 线)关键节点、
“东坡十六乐事”主题驿站核心项目
泊心云舍・香溪湾正式启幕,
香溪湾驿站同步对外开放。
这一以宋式美学为魂、
山水生态为基的文旅项目,
不仅为大湾区游客带来
“人在宋画里游”的治愈度假体验,
更成为惠州探索
“交通+旅游+乡村振兴”融合发展的
生动实践样本。
宋式美学融山水 复刻东坡诗意度假
10月3日午后,刚开放不久的香溪湾驿站内已聚集不少歇脚游客:有人凭栏远眺增江波光,任江风拂面;有人手捧书籍、点一杯咖啡静享时光。“前一秒见青山入框,后一步遇江景铺展,难怪东坡先生偏爱惠州山水!”来自深圳的游客陈先生驻足香溪湾驿站宋式游廊,望着脚下缓缓流淌的增江感慨道。
香溪湾驿站及泊心云舍民宿。
香溪湾驿站是惠州环南昆山—罗浮山最美旅游公路沿线的16个山野驿站之一,由深圳知名民宿品牌“泊心云舍”运营,核心灵感源自苏东坡“十六乐事”中的“清溪浅水行舟”。走进驿站,书吧、咖啡吧与观景平台巧妙串联,游客在江风与鸟鸣中,能将短暂停留升华为身心放松的深度休憩。这份松弛感,既是自然山水的馈赠,也是项目精心营造的生活美学。
国庆假期,不少游客前来香溪湾驿站。来源:泊心云舍
“我们深挖苏东坡与惠州的历史渊源,从建筑形制到空间体验,全方位复刻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,让‘慢下来感受’成为度假核心。”泊心云舍・香溪湾运营负责人郑燚华介绍,驿站设计之初便深植宋式美学与东坡文化:“一园三堂・曲折复廊”串联门堂、轩堂与厅堂,游廊动线如笔墨挥洒,将山水景致徐徐铺展;退台设计借地形高差,让游客站在露台俯瞰时,江面如镜、舟楫轻泛,仿佛立于舟中触手可及江风里的草木清香。
香溪湾驿站及泊心云舍民宿。
更具创新的是,香溪湾驿站突破了传统公路驿站的单一功能,以“全面对外开放”模式和“驿站+”复合型业态,重新定义公路旅游服务场景。无论是否入住民宿,所有途经218最美旅游公路(X219 线)的游客,都能享受驿站提供的简餐、饮品、阅读空间及卫生设施等优质公共服务。“点杯咖啡看风景,读会儿书再赶路,这样的旅途才不赶趟。”不少自驾游客表示,这种“公共服务+高端民宿”的融合模式,让短暂停留从“加油补水”的间隙,变成了旅途里值得回味的“小确幸”。
公路串珠成链 激活全域文旅新动能
香溪湾驿站的落成,如同在最美旅游公路X219线这条“美丽纽带”上嵌入了一个关键枢纽,有效整合了周边的旅游资源,形成了聚集效应,为沿线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这种以交通干线为骨架,以特色驿站为节点,辐射带动沿线乡村发展的模式,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。
“国庆假期以来,驿站客流量比平时多两三倍,酒店客房全部订满,不少游客还计划多住两晚,要么沿增江步道散步,要么去周边尝当地美食。” 郑燚华介绍,“江风伴鸟鸣” 的惬意体验,让许多游客主动延长了停留时间。
五宅古堡为功武村内标志性建筑,采用广府式建筑格局,是广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碉楼式古堡。
五宅古堡为功武村内标志性建筑,采用广府式建筑格局,是广东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碉楼式古堡。
距离驿站不远的功武村,成了游客深度体验的必选项。作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、中国传统村落,功武村坐拥省内罕有的碉楼式古堡;游客可在香溪堡景区乘竹筏顺增江而下,抵达古码头后,在正街选购村民自制的山货药材、竹工艺品,或品尝现制腐竹与豆腐花,沉浸式感受乡村烟火气。
驿站带来的变化,更直接体现在村民的生活里。项目已带动龙华镇功武村及周边村民就业,不少人通过参与民宿服务、售卖本土特产、经营农家乐等方式,共享旅游发展红利。“以前村里的山货难外销,现在游客多了,腐竹、豆腐花成了‘抢手货’,餐饮消费也跟着涨。”功武村村民笑着说。当地餐饮老板也反馈,国庆期间生意明显好转,土特产销量大幅提升 ——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的转化,让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持续增强。
功武村香溪堡景区。
夕阳西下,香溪湾驿站的宋式廊檐下,灯笼渐次亮起,江面上的余晖与廊灯暖光交织成诗。这个国庆,泊心云舍・香溪湾以宋式雅境的独特魅力,为惠州最美旅游公路注入新活力;未来,这片藏于两山一江间的“诗意栖居地”,将进一步推动区域从“景点旅游”向“全域旅游”迈进,成为大湾区游客追寻东方风雅、体验乡村诗意的新坐标。
来源:惠州日报 记者骆国红
【来源:惠州发布】
倍享策略-股市配资平台-配资查查-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