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一条视频在网上引发了热议。在江苏南通的一家野生动物园,几个小朋友拿着胡萝卜喂羊驼,可羊驼紧闭着嘴,怎么都不肯吃,地上还散落着很多没吃完的菜叶和胡萝卜。工作人员解释:这几天客流量大,动物们吃了一早上,实在是吃饱了。
遇到这种情况,对花钱买饲料的游客而言,肯定不开心。投喂动物是动物园的一项增值服务,游客花钱买胡萝卜,本身就是奔着要和动物亲近、互动的目的。如今动物已经被喂饱、喂呆了,没有了互动体验,游客的快乐当然大打折扣。
那么问题来了:当动物明确“拒食”时,动物园是不是应该停售饲料,甚至对已经购买饲料但没得到互动体验的游客退款?当然,这条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更广泛的关注,是探讨人和动物的关系问题:我们该如何与动物相处?
大家对投喂热情并不陌生,之前济南趵突泉的“胖鲤鱼”也上过热搜。在那个案例中,景区明确提示“不能投喂”,但在“人山人海、人多鱼少”的情况下,你喂一点,我喂一点,最后“不能投喂”就变成了“过度投喂”。
在城市生活中,投喂是人们尤其是孩子亲近自然、对动物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。这份心意,无可厚非。但正因此,我们的景区是不是可以在设计和引导上做得更聪明一些?
南通的这家动物园,既然开发了喂食项目,能不能有更精细化的管理?比如设定固定的“用餐时间”和“休息时间”,控制好饲料的出售总量,让动物们的进食保持在一个更自然的状态。而对于趵突泉这样的景区,除了立一块“禁止投喂”的牌子,是不是可以开发一些其他亲水互动项目,把游客的投喂热情分流一下?
说到底,景区设置互动项目时,不能只顾着卖门票、卖饲料,还需要在保护动物权益和保障游客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倍享策略-股市配资平台-配资查查-配资公司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